今天是周六,打排球之前的几个小时通常是我毫无负疚感地浏览博客的时光。
从一位博友点到另外一位,最止境到了这位叫的小伙子的文章:“骨髓允许”。他,下周就要为一位血癌患者捐献骨髓了。向这个勇敢的人致敬。
刘英才在小于几万分之一的概率下成了成亲,可说是中了一张基因彩票。这个彩票,我好几年来一直想中,却向来没有接到过那个电话。
三年前,在美国的同学发来了一个,标题是“等待生命的奇迹”。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小伙子余健,刚被诊断出急性白血病,需要做骨髓移植。刚刚30岁的他是家中的独子,彩票也疯狂。而父母的骨髓都不成亲。
作为中国人,寻找到合适的配型自然在中国的概率会更大一些,但是,中华骨髓库的大量资料特别是脐带血血样分散在全国各家医院,并没有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骨髓主旨,如美国,加拿大,日本,台湾,香港,和新加坡的联网。而在北美的骨髓库里,亚裔登记注册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。于是,余健的女朋友沈潞,和他一起建了这样一个网页,鼓励大家插足骨髓库,我想中彩票,我也想中一张基因彩票我想中彩票。既是调停自己,也是为了帮助其他许多正在焦急地等待移植的病人们。沈潞,则在余健确诊后的一个星期,坚持和他领了结婚证,为的是能把余健作为家属包括在医保安插里,让他不再有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。(这一点,让沈潞成了我心目中的俊杰。)
以前大多数病例是通过骨髓移植,因为骨髓是造血干细胞主要的来源。由于医学的进步,通过药物启发已经能够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血液中去。所以,目前提倡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。也就是说,捐献者不需要做手术让医生抽取骨髓,而是捐献400cc的血液就可以了。这样,捐献者的风险小,而且没有痛苦。注册插足骨髓库,则仅仅需要5cc的血样。
看了他们俩的故事,我已经按捺不住了。赶在红十字会下班之前打电话约了采血样的时间,是第二天早上7点半。向来早晨起不来床的我,似乎被一种非常神圣的使命感驱使着,头一个奔到了血液实验室。注册后接下去的一些天,除了按期关注余健的主页,就是盼着电话铃响起,告诉我,我就是那个成亲!
这样的电话一直没有接到,双色球下期专家予测。余健的病情,似乎也慢慢地稳定下来。没有找到合适的成亲,医生们下手给他用自身的干细胞移植了。一年下来我一直在忙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直到一个百无聊赖的星期五的下午,坐在办公室里,想起已经好久没有去看余健的主页了。点了过去,发现背景换成了淡紫色,上面有一朵小小的daisy花,标题是:再见,我至亲的爱人。
好象有人在我的后脑击了一下,木木的。坐着呆了几分钟,才下手去寻找余健的病情日志,看看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。读着沈潞在余健末了的日子里写下的那些文字,尤其是那篇悼文,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,扑在键盘上,泪如泉涌。
十几亿的人口,在国家的管理和建设上也许是个大大的负担,可是,对于那些得了血癌,需要寻找非血缘关系的成亲的病人来说,中国绝对是个福地。可惜的是,我们没有一个与国际联网的中华骨髓库,到今天,也惟有不到30万的注册人群。
“如果我们必定要生死分离,我也宁可让他先去。我无法想象把他一个人独留活着上的艰苦。他承担了疾病的折磨,我愿意承担思念的折磨。哪一个更痛苦些我不领会,但我领会他所有的病痛现在都结束了。感谢上天,给我们末了相濡以沫的日子,给我在他病中照顾他的机会,让我们的感情在困境中更为坚固。他留给我31岁前年轻而光彩的记忆,永不老去。余健,我至亲的爱人,我领会你爱了我一辈子。我也会爱你一辈子,就象我无数次对你说的那样。愿你在天国快乐,不要再担心我活着上的日子。有一天,我们会再见面的。那时,我已经老了,你还了解我吗”
-- 沈潞
仅仅400cc的鲜血,也许,沈潞就不消写上面这段话了。
我还在延续等那个电话打来,告诉我,我中了基因彩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你也想插足等待基因彩票的行列,下面的链接告诉了你如何迈出第一步:
0 Response to “我想中彩票,我也想中一张基因彩票”